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翻看近期国际金融新闻,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斯里兰卡宣布破产、希腊着手债务重组、阿根廷比索再次“雪崩”崩溃……这些事件不是教科书上的经济例子,而是影响人们生活的现实。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2025年9月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债务达到创纪录的337.7万亿美元。全球债务与全球GDP之比超过300%。根据81亿人的最新世界人口数据,这相当于每人超过4万美元的债务。有一句名言:“真正的智慧不在于预测在这个“借来的繁荣”时代,了解国家破产机制不仅是学术界的责任,也是所有关心财富安全的人的必修课。“大周期”视角可以为人们提供不一样的“造船策略”。“大周期”视角是由世界著名资产配置大师雷·达里奥提出的。这一理论框架假设各国反复经历类似的过程。健康的债务通常是债务周期的开始,信贷被广泛用于产生未来环境的生产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利力量,当时的美国主要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行债券,不仅支撑了欧洲的复苏,也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即使在最健康的信贷模式中,也总会存在过度消费的趋势。毕竟,与“积累-投资-扩大生产-新积累”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相比,利用金融杠杆的投资回报太诱人了。无论是组织、公司还是个人。一个人一旦被贪婪蒙蔽了双眼,就无法保证他不会陷入不可持续的债务陷阱。更糟糕的是,政府通常比公司或个人更难控制债务胃口。金融专家一再强调的“财政纪律不可逾越的界限”,其约束力令人担忧。不可持续的债务必然导致以经济收缩和金融困难为特征的债务危机。现阶段政府通常会进行干预,央行也很有可能采取大规模印钞或量化宽松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危机,但也可能产生长期风险,例如货币贬值和通胀压力。至此,债务周期终于进入去杠杆阶段。与前一个加杠杆阶段相比,去杠杆阶段的特点是阵痛。然而,不同的经济体有不同的经济规模、债务水平和产业结构,因此有不同的痛苦指数。轻度去杠杆化通常涉及削减和增加公共支出。政府税收和货币供应量调整等目标是实现经济“软着陆”。如果这些措施不起作用,就会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债务水平大幅度下降,经济结构调整。e 与债务水平。这一般适用于最近新闻频频出现的国债、政府破产、货币贬值等。以上就是债务周期理论的总体框架。雷·达里奥(Ray Dalio)在他的新书《国家为何破产:大周期》中将债务周期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坚实现金阶段、债务泡沫阶段、债务泡沫阶段、债务大危机的顶峰阶段、去杠杆化阶段和衰退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冲动,这种冲动无法完全消除。该理论提供了对为什么大多数国家会经历繁荣和衰退反复循环的观察性见解。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持久繁荣取决于制度优势,为什么迫切需要制度创新。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了识别这些变化的早期迹象、预测未来趋势并为独特时刻做好准备的工具s。用宏观周期理论来衡量当前美国债务水平和积累率,美国债务水平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拐点。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正在不可避免地进入去杠杆阶段。美国财政部10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美国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GDP为29.18万亿美元。据此,按GDP每年约2%的增长率计算,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约为1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15日发布的最新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到2030年,美国联邦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达到惊人的143.4%。专家表示,到2030年,美国的“联邦债务比率”将超过“长期以来被人们看到和批评的意大利和希腊”。根据目前西方盛行的货币理论,识别债务压力的主要指标工具包括公共债务比率、偿债成本、本币升值或贬值压力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但根据美国各部门和机构近期公布的数据,我们看到美国多项指标表现并不理想。特别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快速增长,分别超过34万亿美元、35万亿美元、36美元。 2024年1月、7月和11月,以及2025年8月和10月,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预计将迅速扩大,GDP年增长率超过7%,位居发达国家之首。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将这种趋势称为“债务死亡螺旋”,认为债务不断增加。庞大的规模和巨大的偿债压力将导致更高的风险溢价和更高的债务成本。这创造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不断增加的利息压力和以更高成本为债务再融资的需要正在为这一周期增添“加速器”。 “这将对美国的经济主权和全球地位构成威胁。” IMF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担忧,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美国的财政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如果美国债务继续上升,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金融危机。现任美国政府主张“美国优先”政策。我在这儿。原因之一是他们试图通过提高关税和迫使制造业回流本土来重置经济结构的平衡。本届美国政府多次呼吁美联储加快降息,这也与国民经济的逐步放缓有关。债务周期的确定性。然而,市场显然并不支持这样的策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政府从2025年4月2日开始对贸易伙伴征收“互惠关税”的政策,直接导致美国国债利率在几天之内暴涨,显示了投资者抛售欲望的强度。不少国际投资组织将2025年称为“全球债务清算年”,这或许表明,在这个关键时刻,债务问题已成为悬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者:肖韩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富忠明)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